有計量檢定校準需求的朋友們,上期我們了解了計量的分類有哪些,本期我們將介紹一下計量檢定校準的區(qū)別,接下來跟著第三方校準機構華準計量,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吧。
一、定義和概念
1.計量
計量( metrology)指以技術和法制手段保證量值準確可靠、單位統(tǒng)一的測量。計量包括長度、熱學、力學、電磁學、無線電、時間頻率、電離輻射、光學、聲學和化學等專業(yè)。
2.檢定
査明和確認計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檢定( validation)是量值傳遞溯源的一種方式。
檢定范圍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中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檢定依據計量檢定規(guī)程給出計量器具合格與否的判定,并提供檢定證書或檢定結果通知書。
3.校準
校準( calibration)指在規(guī)定條件下,為確定計量器具示值與對應的計量標準復現量值之間關系的一組操作,是量值傳遞溯源的一種方式。
校準范圍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中規(guī)定非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校準依據應選擇國家校準規(guī)范,若沒有國家校準規(guī)范可根據計量檢定規(guī)程、相關產品標準和使用說明書等技術文件編制校準技術條件,再經技術機構技術負責人批準后使用。校準只給出與其示值偏離數據或曲線,必要時,可提供判定設備校準結論及再校時間間隔。
二、計量校準與計量檢定的區(qū)別
計量校準:
在規(guī)定條件下,為確定測量儀器所指示的量值,與對應的由標準所復現的量值之間關系的一組操作。需滿足環(huán)境、儀器、人員三個基本要求。
計量檢定:
計量檢定是指為評定計量器具的計量性能,確定其是否合格所進行的全部工作。
相同點:
都屬于量值溯源的一種有效合理的手段。
區(qū)別:
1. 檢定是對計量特性進行全面評定;而校準是確定其量值。
2. 檢定要對計量器具做出合格與否的結論;而校準不需要。
3. 檢定應發(fā)檢定證書或不合格通知書;而校準是發(fā)校準證書并體現示值誤差。
4. 檢定依據檢定規(guī)程;而校準依據校準規(guī)范。
三、計量器具校準周期的確定原則和依據
確定校準周期必須遵循兩條對立的基本原則:
一是在這個周期內測量儀器超出允許誤差的風險盡可能最??;
二是經濟合理,使校準費用盡可能最少。為了尋求上述風險和費用兩者平衡的最佳值,必須使用科學的方法,積累大量的實驗數據,經分析研究后確定。
確定計量器具校準周期的依據:
校準周期的確定需要各種專業(yè)知識,考慮多種因素。若超過一個周期,可能引起質量特性的惡化,那是由于機械磨損、灰塵、性能和實驗頻次等所致。對這些因素變化的敏感性取決于測量儀器的類型。質量好的,可能受的影響小一些;質量不好的,可能受的影響大一些。因此,各個實驗室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每種測量儀器的校準周期。確定校準周期的依據是:
使用的頻繁程度。使用頻繁的測量儀器,容易使其計量性能降低,故可以縮短校準周期來解決。當然,提高測量儀器所用的原材料性質、制造工藝和使用壽命也是重要的手段。
測量準確度的要求。要求準確度高的單位,可適當縮短校準周期。各個單位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需要什么準確度等級,就選擇什么等級。該高就高,該低就低,不盲目追求高準確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但精度過低,滿足不了使用要求,給工作帶來損失,也是不可取的。
使用單位的維護保養(yǎng)能力,如果單位的維護保養(yǎng)比較好,則適當縮短校準周期;反之,則長一些。
測量儀器的性能,特別是長期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的水平。即使同類型的測量儀器,穩(wěn)定性、可靠性差的,校準周期應短一些。
對產品質量關系較大的, 以及有特殊要求的測量儀器, 其校準周期則相對短一些;反之,則長一些。
更多內容,請關注成都計量校準機構華準計量。